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,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被称为“十天干”,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叫作“十二地支”。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配合,组成了干支纪法。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,天干地支在我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,此外还曾用来纪月、纪年、纪时等。
天干也称之为天元。地支也称之为地元;稟地支中循藏的天干阴阳五行中和之气,为人元。
用天元、地元、人元为一体来综合判断一个人的一生,在命理中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,天元就是天干,地元就是地支,人元是地支里含的干支,从三元中可将一个人的一生命运、前程、祸福吉凶等等显示出来,古书上说:人禀命有不齐,总不离三元之理。所谓万宗也。
天干是事物、环境、人体表面的东西;地支是内里、实在的东西,它一般隐藏的很深,要透过特殊的环境(合、刑、克、冲、害)才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。地元中的刑冲克害合对日元产生着重大的作用,地支中的月令(月支)对日元旺衰得地与否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。
天干是指表面的东西,就好像一个人,你没和他深交,你看到的都有他表面上的东西,那么他的为人到底如何呢?就需要我们透过深交,透过了解去得到。换句话说:地支所表现出来的东西就是他真正存在于内心的想法。
十天干
[十天干所代表的次序与阴阳]
天干是中国传统用来表示次序的10个符号,在夏朝的时候已经开始使用。
甲
|
乙
|
丙
|
丁
|
戊
|
己
|
庚
|
辛
|
壬
|
癸
|
1
|
2
|
3
|
4
|
5
|
6
|
7
|
8
|
9
|
10
|
其中逢单为阳,双数为阴
阳干:甲丙戊庚壬
阴干:乙丁己辛癸
[十天干与阴阳五行]
甲乙皆属木,但甲为阳木,乙为阴木;丙丁同属火,但又分丙阳火,丁阴火;戊巳同属土,戊是阳土,己是阴土,庚辛都属金,庚是阳金,辛是阴金;壬癸属水,壬是阳水,癸是阴水。
[十天干与五行方位]
甲乙
|
丙丁
|
戊己
|
庚辛
|
壬癸
|
东方木
|
南方火
|
中央土
|
西方金
|
北方水
|
[十天干与四时]
[十天干与人体]
甲
|
乙
|
丙
|
丁
|
戊
|
己
|
庚
|
辛
|
壬
|
癸
|
头
|
肩
|
额
|
齿
|
舌
|
鼻面
|
筋
|
胸
|
胫
|
足
|
十二地支
[十二地支的阴阳]
阳支: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
阴支: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
[十二地支与四时]
寅卯辰
|
寅、卯
|
巳、午
|
申、酉
|
子、亥
|
辰、戌、丑、未
|
五行方位
|
东方木
|
南方火
|
西方金
|
北方水
|
中央土
|
[十二地支与身体]
子
|
丑
|
寅
|
卯
|
辰
|
巳
|
午
|
未
|
申
|
酉
|
戌
|
亥
|
耳
|
腹部
|
手脚
|
指
|
肩胸
|
面
|
眼
|
脊梁
|
经络
|
精血
|
命门、脚足
|
头
|
[十二地支配脏腑]
十二支
|
寅
|
卯
|
巳
|
午
|
辰、戌
|
丑、未
|
申、酉
|
亥
|
子
|
脏腑
|
胆
|
肝
|
心
|
小肠
|
胃
|
脾
|
大肠、肺
|
肾
|
膀胱
|
[十二地支配生肖]
十二支
|
子
|
丑
|
寅
|
卯
|
辰
|
巳
|
午
|
未
|
申
|
酉
|
戌
|
亥
|
生肖
|
鼠
|
牛
|
虎
|
兔
|
龙
|
蛇
|
马
|
羊
|
猴
|
鸡
|
狗
|
猪
|
[十二地支配月令]
十二支
|
寅
|
卯
|
辰
|
巳
|
午
|
未
|
申
|
酉
|
戌
|
亥
|
子
|
丑
|
月令
|
正月
|
二月
|
三月
|
四月
|
五月
|
六月
|
七月
|
八月
|
九月
|
十月
|
十一月
|
十二月
|
六十甲子
十天干配十二地支,阳配阴配险,会产生六十个组合,称为六十甲子。
六 十 甲 子 表
|
甲子
|
乙丑
|
丙寅
|
丁卯
|
戊辰
|
己巳
|
庚午
|
辛未
|
壬申
|
癸酉
|
甲戌
|
乙亥
|
丙子
|
丁丑
|
戊寅
|
己卯
|
庚辰
|
辛巳
|
壬午
|
癸未
|
甲申
|
乙酉
|
丙戌
|
丁亥
|
戊子
|
己丑
|
庚寅
|
辛卯
|
壬辰
|
癸巳
|
甲午
|
乙未
|
丙申
|
丁酉
|
戊戌
|
己亥
|
庚子
|
辛丑
|
壬寅
|
癸卯
|
甲辰
|
乙巳
|
丙午
|
丁未
|
戊申
|
己酉
|
庚戌
|
辛亥
|
壬子
|
癸丑
|
甲寅
|
乙卯
|
丙辰
|
丁巳
|
戊午
|
己午
|
庚申
|
辛酉
|
壬戌
|
癸亥
|
人元
地支所藏者为人元,主命,名为司事之神,十二地支按十二个月各藏五行为人元。十二地支中所藏的天干是不等的,有的只藏一个,有的藏两个、三个。
寅
|
卯
|
辰
|
巳
|
午
|
未
|
甲丙戊
|
乙
|
戊乙癸
|
丙戊庚
|
丁己
|
己丁乙
|
申
|
酉
|
戌
|
亥
|
子
|
丑
|
庚戊壬
|
辛
|
戊辛丁
|
壬甲
|
癸
|
己癸辛
|
地支循藏中,只藏一位的是其五行的本气,藏两位三位的,则分别为中气及余气,与地支五行之气相同的藏干为本气(粗体字者),其次含气数稍低的为中气,再次为余气。
|